第十师北屯市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强基固本、凝心聚力,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强化组织保障促提升
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连队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把好连队党组织书记“入口关”。巩固连队党支部6 4“星级化”创建成果,明确连队高质量发展目标及分工,强化履职践诺,确保连队发展目标任务条条有量化、件件有落实,“两委”人人肩上有责任,对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
抓两头带中间。查漏洞补短板,常态化排查整顿软弱涣散连队党组织,严格落实“四个一”整顿机制,动态管理、滚动整建、逐个销号、逐年提升;注重典型引领,巩固党建示范点创建成果,选树连队党建示范点5个,划拨师市党委管理的党费10万元,支持党建示范点建设。
提升服务保障。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65个连队党群活动中心达标建设任务;争取上级资金5198万元,完成397套干部人才周转宿舍建设,有效改善基层干部人才工作生活条件。
提升运转水平。以连队党支部6 4“星级化”创建为载体,以领导核心星、产业兴旺星、生态宜居星等为标准,强化连队支部班子履职践诺,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三级示范引领强基层聚民心工作,架起党组织和职工之间连心桥,帮助职工群众出点子、谋增收、解难题,不断提升连队党组织运转的规范化水平。
强化队伍建设聚合力
建强乡村振兴骨干队伍。选优配强乡村振兴“领头雁”,举办连队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书记云讲坛”18场次,60余名连队党组织书记走上讲台,激励大家干事创业、比学赶超。打通上升通道,从连队“两委”正职定向招录公务员、事业编人员27人,其中,3人选拔至团处级领导岗位,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培优育强连队“两委”队伍,通过师内培养、兵地交流、援疆省市学习考察,培训连队“两委”及后备力量400余人次,努力培养一支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连队骨干队伍。
提升党员教育质量。立足一八五团、一八六团边境一线红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边关党旗红 忠诚当卫士”党建品牌,形成军武哨所、西北边境第一连陈列馆、龙珠山地道等12个教学点,邀请马军武、付永强等先模人物讲党课,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参加“护边卫士”工作队、边境团场挂职锻炼等工作,让“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成为模范引领的风向标。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出台《第十师北屯市优秀人才服务基层管理办法(试行)》,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3个,选派26名科技特派员赴团场连队常态化开展特色技术服务,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加强与石河子大学、新疆农垦科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等科研院所对接,引进12批次专家教授开展科技服务,培训6000余人次,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举办高素质农民工、种养殖技术、乡村振兴等培训班,培训职工3200余人次,着力培养一批实用型“田秀才”“土专家”,示范带动职工增收致富。
强化产业振兴注活力
注重“点”上下功夫。围绕“一团一业、一连一品”,鼓励引导连队党组织牵头领办或创办合作社,拓宽职工群众增收渠道。一八四团二连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农机、果蔬等5个合作社,带领职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培育新兴产业。创建“金彩屯南”玉露香梨品牌,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种植玉露香梨大棚142座,采用线上网络直播带货、线下香梨品鉴会采摘等模式销售,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带动66人增收。引进种桑养蚕产业,牵头打造种桑养蚕试验田5亩,为连队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道路。一八六团一连开办馍馍店、二连开办自助洗车房、四连从事土鸡养殖、六连开办石磨面粉加工坊等,均已产生经济收益。
注重“线”上抓延伸。将党建与发展特色产业相融合,发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打造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一八一团积极打造新品牌、种植新作物、应用新技术,试种生姜、川椒、紫玉米、林下中草药等高效经济作物,开辟职工增收新途径。一八二团推行“党建+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藏香猪、林下鸡、灰天鹅、瓜子等优势产业稳健发展。一八三团借助援疆项目和资金优势,通过“公司 种植户”“订单 服务”的经营模式,构建“一产接二连三”发展体系,推动建立以鲜食玉米为主导、畜牧养殖为辅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八七团依托城郊优势,坚持“旅游+赏花”“旅游+美食”“旅游+采摘”等休闲农业发展理念,助推“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奶罐子”工程落实落地。一八八团谋划“1234n”发展理念,发挥地缘优势,千亩桃园、樱桃采摘、布伦托海海滨度假旅游区等一批“农文旅”结合项目成绩显著。
注重“面”上求突破。师市以打造“中国北屯·瓜子之都”为抓手,通过种子资源化、原料基地化、农业生产标准化、产品系列化、销售品牌化、经营多样化等环节不断推动师市瓜子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逐渐聚集一批瓜子类生产、流通、加工、出口的产业群体,成为区域内瓜子类生产加工贸易的集散地。(全媒体记者 刘春燕 通讯员 范魁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