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哈密市古树名木“左公柳”得到了自治区专项资金保护。明年开春,将对“左公柳”进行抢救复壮,设置围栏、更新铭牌,让每一棵“左公柳”都有数字档案,不仅能通过电子地图找到位置,还能随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等精准管护。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左宗棠重要助手杨昌浚写的这首诗,生动勾画了当年的这段历史。1875年,左宗棠受命率领大军收复新疆,从陕西、甘肃至新疆,他带领将士们沿途广栽树木,后人尊称其中的柳树为“左公柳”。1880年6月,左宗棠以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决心抬棺进疆,坐镇哈密,准备收回被沙俄侵占的伊犁。在哈密,左宗棠带领将士们继续栽植树木。
“左宗棠西征大军在天山南北广栽树木,为新疆留下了处处绿荫。‘左公柳’承载着新疆各族群众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共同情感。”新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西域研究》主编刘国防说。
哈密市一直重视对“左公柳”的保护。1994年,哈密市通过政府出资、单位集资、市民捐资,筹集资金1030万元,修建“引南增水”工程,为哈密东西河坝的“左公柳”分布区域供水。2018年6月,哈密市开展“左公柳”普查保护工作,东西河坝内树围3米以上的“左公柳”有218棵。今年夏季,哈密启动“左公柳”新一轮普查保护,有45棵“左公柳”的树围达4米以上。
“新疆人从小就知道‘左公柳’,因为左宗棠的爱国故事一直在传颂。”哈密市伊州区居民吴承功是退休干部,在哈密长大,为保护“左公柳”捐过款,他说,“柳树可以扦插,好栽易活,如今新疆到处都有‘左公柳’的后代。”
哈密东西河坝如今建成为哈密河国家湿地公园。该公园管理处主任宋占士介绍,这次立项主要是对现有“左公柳”进行抢救复壮,包括增施有机肥、有害生物防治、支撑加固等,“我们将结合保护项目的实施,不断优化‘左公柳’的扦插繁育技术,让‘左公柳’一代一代繁衍下去,让爱国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