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凯发备用手机登录 >> 新闻中心 >> 正文

唐代“沙堆烽”考古最新收获 99%的出土文书为汉文-凯发备用手机登录

作者: 张海峰    来源: 新疆日报    日期: 2021-12-30

  “今年发掘了7个多月,我们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刚刚从发掘现场归来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告诉记者,他是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队领队,“今年,我们修复了600多件纸质文书,99%用汉文书写。”

  地处尉犁县荒漠中的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在唐代被称为“沙堆烽”。从2019年至今,通过连续3年的考古发掘,这座烽燧出土了大量珍贵遗物,震惊国内外,已成为全国最著名的唐代烽燧之一。

  水塘解开戍边将士用水来源之谜

  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修筑于一个高9.8米的红柳沙堆上,是由烽燧本体、居住房屋等建筑构成的一处军事设施遗址。

  “今年,我们以烽燧为中心,围绕沙堆进行了全面发掘,彻底搞清了这座遗址的结构布局和地层堆积。”胡兴军说。

  除了烽燧本体、房屋、牲畜圈外,考古工作者还新发现了一处灰堆和水塘。目前已发现灰堆遗迹6处,灰堆多堆积在沙堆烽边缘斜坡上。其中1、2、3、4、6号灰堆为唐代戍边将士的各类生活垃圾;5号灰堆为烽燧坍塌后,顶部“突灶”垮塌形成的堆积。考古工作者在其中还发现了未燃烧殆尽的芦苇束、红柳枝等,这为了解烽燧“积薪”材质提供了直接的实物标本。

  新发现的水塘在烽燧下部西南侧,这里也是地势最低洼的区域。“我们挖到5.5米深,地下水就冒出来了。我尝了尝,水有淡淡的咸味,但可以饮用。淤泥中还出土了唐代陶片和石块。过去我们以为,烽燧的生活用水取自三四百米外的孔雀河,这个水塘的发现破解了唐代戍边将士生活用水来源之谜。”胡兴军说。

  公文和民间书信均用汉文书写

  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的发掘之所以备受瞩目,和其出土的大量珍贵遗物密不可分。目前已累计清理发掘出土各类遗物1400余件(组),其中包含有珍贵的纸文书、木简786件,是近年国内考古发掘出土数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书资料。许多内容是国内首次考古发现,蕴含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胡兴军介绍,今年,考古队修复了600多件纸质文书。通过对这些残片进行清理、展平、拼对,发现除了两件焉耆文文书,其余无论是公文还是民间书信,都用汉文书写。沙堆烽出土的唐代文书,99%用汉文书写。

  唐代在龟兹、焉耆(后以碎叶镇取代)、于阗、疏勒设置军镇,史称“安西四镇”。军镇下又设立众多驿馆、烽燧等,确保丝绸之路的平安畅通。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就是唐代焉耆镇下设的军事设施。

  “唐朝,中央政府在西域任用了一些本地官员,我们推断戍边将士中也会有一些本地‘胡兵’,烽燧出土的文书中提到过‘于阗兵’。两件焉耆文文书还有待进一步释读,或许可以提供相关实证。”胡兴军推断,“这说明,一千多年前,西域先民就和来自中原的将士一起守卫边疆,共同守护家园的安宁。”

  屯垦戍边又一实证

  唐代,粮食从内地转运到西域不仅周期长,而且费用高昂,为解决戍边将士和往来使者的粮草供应,沿袭历代中央政权屯田戍边的传统。

  烽燧中出土的纸质文书,许多与屯田相关。“伯健”“黄特”等唐代耕牛常用名也出现在文书中。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两把镰刀木柄,此外,还出土了大量植物种子,从中浮选出40多种不同植物,有水稻、青稞、大麦、小麦、粟、黍、黑豆、豌豆等粮食作物,还有桃、杏、枣、核桃、沙枣、亚麻、葱、甜瓜、葫芦等园艺作物。

  胡兴军介绍,无论小的烽驿,还是大的戍堡,只要周边适宜种粮食,都尽量开垦。每座烽燧周围都开垦有几亩耕地,将士们需要一边戍守,一边种地。

  烽燧中还出土了不少动物骨头,有马鹿、野猪、黄羊、马、牛、羊、驴、骆驼、天鹅、白鹭、鱼等,多属野生动物。胡兴军分析:“当时的粮食产量较低,戍边将士们不得不去捕鱼、打猎,想方设法填饱肚子。”

  一系列新的发现,让唐代戍边生活更加丰满生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经过3年的考古发掘,克亚克库都克烽燧为我们展现出唐代边塞生活的全景,实证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责任编辑:周倩]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16572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