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17日电(唐红梅、周倩)钢铁轨道交错着伸向远方,中欧班列宛如长龙整装待发;运货的车辆往来穿梭,货场内巨大的龙门塔吊正在装运集装箱;在多式联运中心内,来往的运输车辆不断,货物在此集结;不远处,国际陆港区建设的多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冬日暖阳下,站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观景平台远眺,园区内一片忙碌的景象。
近年来,紧抓“一带一路”机遇,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乘势腾飞,打造开放新高地,成为向西开放重要物流枢纽。
物流集散地作用愈加凸显
12月16日一大早,房小鑫就到了国际陆港区多式联运中心,作为新疆联汇通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外勤负责人,他当天要对11.5万双手套报关,发运至吉尔吉斯斯坦。
房小鑫说,企业得到了海关和国际陆港区的帮助,出货量也在不断增加,每个月都会发运四五百辆车的货物,通过公路运输出口。
来自乌昌海关统计显示,前11个月,在国际陆港区监管公路出口车次 16551辆,货运量40.9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1.25倍、1.35倍。
国际陆港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的标志性工程,按照“ 集货、建园、聚产业”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 综合保税区、多式联运中心、仓储交易产业区等多个功能区,集货能力在持续提升,已发展成乌鲁木齐乃至新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截至今年11月,国际陆港区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6300余列,其中,今年1- 11月开行班列1075列,同比增长21%,占全疆开行总数的82%,超额全年完成 1000列的目标任务。
“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在亚欧各国之间往来,有力地保障了进出口货物贸易通道畅通,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共同发展 ,在稳定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陆港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冯馨乐说。
线上线下平台加速完善
从“硬件”设施到“软性”制度,从“东联西出”到“重去重回”,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正成为“一带一路”上具有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的现代国际物流枢纽。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五大平台”已陆续建成,乌鲁木齐铁路口岸快件中心、肉类进境指定口岸已基本建成,集货区项目一期、二期粮油交易中心及冷链物流项目将在2023年、2024年相继投运。
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赵孝海说,国际快件区将有力支撑陆港枢纽跨境电商区业务发展,培育陆港枢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动能。而口岸功能不断完善,进口肉类指定监管场地等建成运营,将与中欧班列乌鲁木齐冷链物流项目形成功能互补。
赵孝海说,2023年,多式联运集货区项目一期、粮油交易中心项目将建成投运,集货区项目二期、冷链物流项目、纺织纤维纱线产业园区等功能性项目也将全面建成。这些平台将为今后陆港区的战略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支撑陆港区商贸、物流发展业务快速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定位的明确,让新疆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由‘末梢’变为‘前沿’。”赵孝海说。
随着国际陆港区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不断深入,在加速产业聚集和物流发展 ,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方面,陆港集团下属的新疆陆港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手科大讯飞,打造了“丝路智港”港域万物互联平台,综合利用ai 、无人驾驶车辆等高新技术和装备,助力国际陆港区实现高效管理。
作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运营方,国际陆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卢山说,通过“丝路智港”港域万物互联平台,汇聚场站多源异构数据,可实现对场站吞吐量、场站集装箱概况、场站车辆作业情况、中欧班列发运情况进行智能统计分析、现场实时画面调度等功能,高效掌握场站作业情况与货物发运情况,有效保障中欧班列的畅通,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间发展的合作机遇。
多条精品线路持续拓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国际陆港区深知肩上责任重大,通过挖掘差异化精品线路,积极打造区别于国内其他省市陆港的跨“两海”至西亚、欧洲等方向的特色精品班列。前11个月累计开行“跨里海”班列18列。
在多式联运方面,国际陆港区持续加强与天津港、青岛港合作,与天津港开展“一单制”铁海联运试点工作,开启了铁海联运“一单到底”全程物流新模式 。前11个月累计发运铁海联运班481列,预计全年发运500列。开行中吉乌公铁联运班列,有效缓解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口岸通行压力。
冯馨乐说,陆港区还持续增强对外交流合作,与上合示范区共建物流大通道 ,合作发运首趟“鲁疆班列”;与广西、重庆等地合作,推动中欧跨境班车(重 庆-新疆-德国)发运,陆海新通道(海防-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国际联运班列首发,构建了联通欧洲与东亚等的铁海联运新通道。
正是有了精品线路这样的优势,国际陆港区吸引了众多产业聚集,国际陆港区还结合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按照“龙头企业 产业集群”的思路,着眼商贸物流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引入大型龙头企业,推动陆港区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