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深化援疆合作 推动新疆食品科技产业升级
——28年援疆路,江南大学携手西帕食品建设“丝路食品创新研究院”,助力博乐经济高质量发展
1996年,为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中央作出了对口援疆的决策部署。在新时代的号召下,江南大学锚定援疆工作目标,扛起援疆工作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响应国家援疆战略。28年的深厚积累,江南大学不仅在教育和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疆地区食品工业的繁荣注入了创新活力。
缘起:科技援疆与“蛋”结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江南大学积极引导师生党员投身科教援疆,助力“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构建起“人才链”“教育链”“科技链”三链融合的校地、校企服务模式,在促进新疆食品工业发展,食品学科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其中,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杨严俊教授带领的蛋品团队,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博乐蛋鸡产业优势资源,为人类营养补充探索一条“新赛道”。
火花:搭食品工业科研平台助蛋鸡产业整体发展
2022年伊始,一项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博乐市边合区开花结果。作为国家蛋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委员和学院蛋品研究团队的领头人,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的杨严俊教授将其在蛋品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智慧,注入到与新疆西帕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帕食品”)的深度合作中。从清洗消毒到磕蛋分离,由巴杀脱糖到喷粉灌装,最终活性生物提取应用,近百道生产工序均通过西帕食品的生产线实现产业化,生产出的蛋液、蛋粉、溶菌酶等产品广泛服务于烘焙、冻品、调味品、乳品以及人类营养健康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在新疆博乐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南大学与西帕食品共同建立了“丝路食品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杨严俊教授领衔项目首席科学家,以蛋品营养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开发为起点,进一步挖掘新疆优势动植物蛋白资源,并对相关蛋白多肽进行工艺研究与功能评价。这些前沿研究不仅能提升新疆乃至西北地区食品科技研发水平,更为构建医药大健康生态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勃发:科技工作任重道远校企互联攻坚克难
位于博乐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西帕食品科技产业园,融合了绿色和数字化的理念,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蛋品精深加工基地之一。与江南大学的深度合作不仅仅为满足企业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发挥湖北援疆企业使命,担起蛋鸡产业链“链主”职责,为博乐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在一期产线建成投产的同时,西帕食品即开始二期复配粉生产产线和宠物营养健康品类的开发规划。
围绕西帕食品战略发展规划,研究院以“十四五”科研项目为战略基点,结合博乐市传统禽蛋产业优势,积极布局“热稳定性卵清蛋白的工艺研发及产业化”“蛋清发酵物的研发及产业化”等研发新方向,引进、培养高科技人才,深入生物提取、人类营养健康及特医、特膳等功能性食品、药品领域研究,开辟校企地合作“三向奔赴”,“产学研”融合发展新境界。江南大学以高校科研成果赋能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难点,利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双轮驱动”,这种深度的产学研合作,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为博乐市乃至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科技化升级,展现了科技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食品工业现代化中的显著作用。西帕食品和江南大学的合作,正成为博乐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新质生产力的典范。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项目落地未满两年,已掌握5项发明专利(3项审核中),6项实用新型专利,取得乡村振兴、天池英才特聘专家等多项自治区项目。未来,期待通过“丝路食品创新研究院”科技创新多元赋能,全力推动建设博乐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助推食品、大健康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奋力开创博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共同续写援疆工作新篇章。(李泽)